- 首頁
- 累積人數: 848684 位
一、「原住民特考」→以「公開競爭」方式舉辦:依「考試法(第二條)」之規定:「公務人員」之考試,以「公開競爭」方式,公開招考!
二、「原住民特考」分為→「一等、二等、三等、四等、五等」對外招考:依「原住民特考」考試規則,第二條規定:「原住民族」特考,分為「一等特考」、「二等特考」、「三等特考」、「四等特考」、「五等特考」。
【◎註:全國考生請注意:「原住民特考」,每年9~10月間,只舉辦「三等、四等、五等」特考,目前未舉辦「一等、二等」特考!】
三、「原住民特考」→採「集中報名、分區錄取、分區分發」→「擇優錄取」→「錄取名額」→「正額錄取」與「增額錄取」:
(一)依「考試法(第三條)」之規定:
1.「公務人員」之考試,應依「用人機關」年度任用需求,決定「正額錄取」人員,依序分配訓練。
2.「並得」→視考試成績→增列「增額錄取」人員,列入「候用名冊」!
3. 於「正額錄取」人員,分配完畢後→由「分發機關」或「申請舉辦考試機關」→配合「用人機關」任用需要,依考試成績→定期將「增額錄取」人員→「依序分配」訓練。
(二)「原住民特考」之「錄取分發區」:依「原住民特考」考試規則第三條規定:「原住民特考」係採「集中報名」、「分區錄取」、「分區分發」方式辦理→其「錄取分發區」→分為「一般錄取分發區」及「蘭嶼錄取分發區」。
(三)「蘭嶼錄取分發區」應考人以「雅美族」或「現設臺東縣籍」或「曾設籍該縣連續滿五年以上者」為限。
四、「原住民特考」錄取者→須接受「綁約6年」:
(一)「高考、普考、初考(綁約3年)」vs.「各類特考(綁約6年)」:
依「考試法(第六條)」規定:
1、公務人員之考試,分「高等考試、普通考試、初等考試」三等。「高等考試」按「學歷」分為(一、二、三級)。
2、「高考、普考、初考」及格人員於「服務三年內」,「不得轉調」「原分發任用之主管機關及其所屬機關、學校」以外之機關、學校任職。(◎註:亦即,錄取後須綁約三年)。
3、「各類特考」之舉辦:為因應「特殊性質機關」之需要及保障「身心障礙者、原住民族」之就業權益→得比照前項考試之「等級」,舉行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等之「特種考試」,除「本法另有規定」者外→及格人員於「服務六年內」,「不得轉調」申請舉辦特種考試機關及其所屬「機關、學校」以外之「機關、學校」任職。(◎註:亦即,錄取後,須綁約六年。)
(二)參加「原住民特考」錄取者,須「綁約6年」:
1、為避免「新進公務員」,流動太快:調動太頻繁,以致影響到「用人機關」之人事穩定,分發任用後,須接受「綁約六年」之限制。
2、詳言之,依「原住民特考」考試規則,第十一條之規定:
(1)「原住民特考」及格人員→「訓練期滿」翌日起「服務三年內」→「不得轉調」原分發占缺任用以外之「機關(構)、學校」。
(2)「原住民特考」及格人員→於考試錄取「訓練期滿、成績及格」→取得「考試及格資格」之日起→實際任職「六年內」→並「不得轉調」「(附表十)所列原住民地區」或「辦理原住民族事務之中央及地方所屬機關(構)、學校」
【◎註:附表十,請詳見「原住民特考」考試規則,即知!】
3、前項「轉調之限制」→應於「考試及格證書」註明→並函請「銓敘部」查照。
五、「原住民特考」→錄取資格→「申請保留」之規定:
依「考試法(第四條)」之規定:
(一)「正額錄取」暨「增額錄取」人員→「無法立即」接受分配訓練者→得「檢具事證」「申請保留」錄取資格。
(二)「保留錄取資格」之「事由」及「保留年限」說明如下:
1.服兵役→其「保留期限」→不得逾「法定役期」。【◎註:亦即「可以保留」至「自軍中退伍之日。」再接受「分發訓練」上班!】
2.進修「碩士」學位→其「保留期限」不得逾「二年」;進修「博士」學位→其「保留期限」不得逾「三年」。
3.「疾病、懷孕、生產、父母病危、子女重症」或「其他不可歸責事由」→其「保留期限」不得逾「二年」。
4.「養育三足歲以下子女」→其「保留期限」不得逾「三年」。(但配偶為公務人員,依法已申請育嬰留職停薪者,不得申請保留。)
六、「原住民特考」錄取者→「接受訓練、延後訓練、申請補訓」之相關規定:
依「考試法(第五條)」之規定:
(一)「正額錄取」人員,除依前條「保留錄取資格」者外→應於「規定時間內」向實施訓練機關報到「接受訓練」→「逾期未報到」並接受訓練者→即「喪失」考試錄取資格。
(二)依前條「保留錄取資格」者,於保留「原因消滅」後或保留「期限屆滿」後「三個月內」→應向「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」申請「補訓」。
(三)列入候用名冊之「增額錄取」人員→因服兵役「未屆法定役期」,或因「養育」三足歲以下子女,「無法立即接受」分配訓練者→得於「規定時間內」檢具事證「申請延後」分配訓練。
七、「原住民特考」之「報考資格」:依「原住民特考」考試規則「第四條」規定:
(一)「原住民(五等)特考」應考資格:
1、年滿18歲,男女皆可報考。
2、不須任何學歷。
3、須具有「原住民」身分者。
4、「蘭嶼錄取分發區」應考人→以「雅美族」或現設「臺東縣籍」或「曾設籍該縣(連續滿五年)以上者」為限。
(二)「原住民(四等)特考」應考資格:
1、年滿18歲,男女皆可報考。
2、「高中職畢暨以上學歷」或「(初等考試、五等特考)及格滿三年者」或「普檢、高檢及格者」。
3、並具有「原住民特考」考試規則中「附表四」所列資格者。【◎「大東海」提示:附表四→請詳見「考試院」公告之內容,即知!】
4、「蘭嶼錄取分發區」應考人→以「雅美族」或現設「臺東縣籍」或「曾設籍該縣(連續滿五年)以上者」為限。
(三)「原住民(三等)特考」之「應考資格」:
1、年滿18歲,男女皆可報考。
2、「大學畢暨以上學歷」或「(普考、四等特考)及格滿三年者」或「高檢及格者」。
3、並具有「原住民特考」考試規則中「附表三」所列資格者。【◎「大東海」提示:附表三→請詳見「考試院」公告之內容,即知!】
4、「蘭嶼錄取分發區」應考人→以「雅美族」或現設「臺東縣籍」或「曾設籍該縣(連續滿五年)以上者」為限。
八、「原住民(四等)特考」→報考「監所管理員」、「法警」類組→「體檢標準」之「特殊規定」:
(一)報考「原住民(四等)特考」→「監所管理員」、「法警」類科之「應考人」→應於「筆試錄取通知」送達十四日內→須至「公立醫院或教學醫院」辦理「體格檢查」→並繳送「體格檢查表」,體格檢查「不合格」或「未於」規定時間內繳送「體格檢查表」者→不予分配訓練。
(二)報考「原住民(四等)特考」→「監所管理員、法警」類科之「應考人」→「體格檢查」,有下列情形之一者→為體格檢查「不合格」:
(1)視力:各眼「祼視未達0.2」。但「矯正視力達1.0」者,不在此限。
(2)聽力:矯正後優耳聽力損失「逾90分貝」。
(3)辨色力:「色盲」或「色弱」。
(4)「重度」肢障。
(5)肺結核痰塗片呈「陽性反應」。
(6)經教學醫院證明有「精神疾病」或「精神狀態違常」,致不堪勝任職務。
(7)其他「重症疾患」,無法治癒,致不堪勝任職務。
九、「原住民特考」之「考試方式」:依「原住民特考」考試規則第五條、第九條」規定:「原住民(三等、四等、五等)特考」,以「筆試方式」;而且,以「筆試成績」為考試「總成績」,擇優錄取:
(一)「原住民(三等)特考」之「成績計算」:
1.「普通科目」成績:以每科成績乘以「百分之十」後之「總和」計算之。
2.「專業科目」成績:以各科目成績「總和」除以「科目數」再乘以「所占剩餘百分比」計算之。
3.總成績:計算以「普通科目」成績,再加「專業科目成績」合併計算「筆試總成績」。
(二)「原住民(四等、五等)特考」之「成績計算」:「原住民(四等)特考」及「原住民(五等)特考」以各科目成績「平均計算」之。
(三)「原住民(三、四、五等)特考」:
1、筆試成績,「有一科為零分」→不予錄取。
2、「缺考」之科目→以「零分計算」!
十、「原住民特考」之「特殊規定」:依「原住民特考」之「考試規則」→「第10條」之規定:
(一)「原住民特考」錄取人員:須經「訓練」→並應按「錄取分發區」→依其考試「成績」,並參考其「志願」→在「二年內」遇缺依次→分配「原住民地區」或「辦理原住民族事務之中央及地方所屬機關(構)、學校」之「職務訓練」→訓練期滿「成績及格」→由各訓練「機關(構)、學校」→將訓練成績→函送「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」核定→「始完成」考試程序→報請「考試院」發給「考試及格證書」→並以原占訓練職缺→予以分發任用!
(二)「原住民(五等)特考」→「錄事」類科「錄取人員」→於訓練期滿前→應繳交「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腦技能基金會」核發「中文電腦打字(每分鐘三十字以上)之合格證明」→或經「實務訓練機關(公開測驗)(中文電腦打字)(每分鐘三十字以上)成績合格」→「未繳交」合格證明或「未達」合格標準者→為訓練成績「不及格」!
※大東海→考情發言中心→特別指導專欄: |
(一)「高考、普考、初考」→分為「五級」→說明如下: 1、高考(一級)→(博士,可報考)! 2、高考(二級)→(碩士,可報考)! 3、高考(三級)→(大學畢,可報考)! 4、普考(四級)→(高中職畢,可報考)! 5、初考(五級)→(不限學歷,人人皆可報考)! (二)「各類特考」→分為「五等」→分述如下: 1、「(一等)特考」→(博士,可報考)! 2、「(二等)特考」→(碩士,可報考)! 3、「(三等)特考」→(大學畢,可報考)! 4、「(四等)特考」→(高中職畢,可報考)! 5、「(五等)特考」→(不限學歷,人人皆可報考)! (三)「交通事業(鐵路特考)」→分為「三級」對外招考: 1、鐵路(高員級)(視同三等特考)→大學畢暨以上學歷,可報考! 2、鐵路( 員 級)(視同四等特考)→高中職畢暨以上學歷,可報考! 3、鐵路( 佐 級)(視同五等特考)→不限學歷,人人皆可報考! (四)全國考生,請注意: 1、依往例(1)「高考(一級)」與「特考(一等)(二等)」→雖有此「取才之制度」→但很少舉辦→故在此不再贅述! 2、「高考(二級)」有舉辦,但招考名額少,報考人數亦不多!以下亦不再贅述! |
甲.109、110年「原住民(三等)特考」→「應考須知」與「考情分析」: |
(一)109年度(本屆):定於「109年9月12~13日」→舉行考試!
(二)110年度(下屆):預定「110年9月」→舉行考試!
(一)109年度(本屆):定於「109年6月2~11日」→受理報名!
(二)110年度(下屆):預定「110年6月」→受理報名!
(三)考試地點:分為「(1)台北、(2)南投、(3)屏東、(4)花蓮、(5)台東」,共「五考區」舉行考試。
大學畢暨以上學歷(或曾任中尉以上三年者),男女皆可考。 (具有原住民身份,18歲以上,不限最高年齡)
(一)官職:薦任官6職等
(二)月薪:47,630元起。
(一)共同科目(考2科):
1、◎國文(作文60%、公文20%、※測驗20%)
2、※法學知識(包括中華民國憲法30%、原住民族行政及法規40%)與英文30%
(二)專業科目(考5科):
(1) 一般行政→(1)◎行政法 (2)◎行政學 (3)民法總則與刑法總則 (4)政治學 (5)公共政策
(2) 一般民政→(1)◎行政法 (2)◎行政學 (3)民法總則與刑法總則 (4)政治學 (5)地方政府與政治
(3) 人事行政→(1)◎行政法 (2)◎行政學 (3)現行考銓制度 (4)民法總則與刑法總則 (5)心理學(包括諮商與輔導)
(4) 法 制→(1)◎行政法 (2)立法程序與技術 (3)◎民法 (4)刑法 (5)原住民族法規(包括原住民族基本法、原住民身分法、原住民教育法、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、原住民族智慧創作保護條列)
(5) 原住民族行政→(1)◎行政法 (2)◎行政學 (3)臺灣原住民族史 (4)臺灣原住民族文化 (5)公共政策(包括原住民族政策)
(6) 交通行政→(1)運輸學 (2)運輸經濟學 (3)運輸管理學 (4)交通政策 (5)運輸規劃
(7) 地 政→(1)土地法規與土地登記 (2)土地經濟學 (3)民法(包括總則、物權、親屬與繼承)(4)土地利用(包括土地使用計畫及管制與土地重劃) (5)土地估價
(8) 社會行政→(1)◎行政法 (2)社會學 (3)社會福利服務 (4)社會研究法 (5)社會工作
(9) 社會工作→(1)◎行政法 (2)社會工作方法與實務 (3)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(4)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(5)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
(10) 勞工行政→(1)◎行政法 (2)勞資關係 (3)就業安全制度 (4)勞工行政與原住民工作權保障相關法規 (5)社會學
(11) 教育行政→(1)教育行政學 (2)比較教育 (3)教育哲學 (4)教育心理學 (5)教育測驗與統計
(12) 文化行政→(1)原住民族文學概論 (2)臺灣原住民族史 (3)原住民族藝術概論 (4)文化人類學 (5)文化行政
(13) 衛生行政→(1)衛生行政學(包括衛生教育及公共溝通) (2)衛生法規與倫理 (3)醫用微生物及免疫學 (4)流行病學 (5)食品與環境衛生學
(14) 農業行政→(1)◎行政法 (2)農業概論 (3)農業經濟學 (4)農業發展與政策 (5)農產運銷
(15) 財稅行政→(1)◎經濟學 (2)◎會計學 (3)◎民法 (4)◎財政學 (5)◎租稅各論
(16) 會 計→(1)◎中級會計學 (2)◎成本與管理會計 (3)◎政府會計 (4)◎審計學 (5)◎會計審計法規(包括預算法、會計法、決算法與審計法)
(17) 經建行政→(1)統計學 (2)國際經濟學 (3)公共經濟學 (4)貨幣銀行學 (5)◎經濟學
(18) 企業管理→(1)人力資源管理(2)◎經濟學 (3)行銷管理 (4)財務管理 (5)生產與作業管理
(19) 機械工程→(1)工程力學(包括靜力學、動力學與材料力學) (2)流體力學 (3)機械設計(4)熱工學 (5)機械製造學(包括機械材料)
(20) 電力工程→(1)電路學 (2)計算機概論 (3)電子學 (4)電機機械 (5)電力系統
(21) 土木工程→(1)工程力學(包括流體力學與材料力學)(2)測量學(3)結構學與鋼筋混凝土學(4)土壤力學(包括基礎工程) (5)營建管理與工程材料
(22) 測量製圖→(1)土地法(包括地籍測量法規) (2)平面測量學(包括地籍測量)(3)大地測量 (包括測量平差法) (4)航空測量與遙感測量學 (5)製圖學(包括地圖投影、地圖編繪、地圖印製與數值製圖)
(23) 農業技術→(1)作物學 (2)作物生理學 (3)土壤學 (4)作物生理學 (5)試驗設計
(24) 林業技術→(1)森林經營學 (2)育林學 (3)樹木學 (4)森林生態學(包括保育) (5)林政學
乙.109、110年「原住民(四等)特考」→「應考須知」與「考情分析」: |
(一)109年度(本屆):定於「109年9月12~13日」→舉行考試!
(二)110年度(下屆):預定「110年9月」→舉行考試!
(一)109年度(本屆):定於「109年6月2~11日」→受理報名!
(二)110年度(下屆):預定「110年6月」→受理報名!
(三)考試地點:分為「(1)台北、(2)南投、(3)屏東、(4)花蓮、(5)台東」,共「五考區」舉行考試。
高中(職)畢暨以上學歷(或曾任中士以上三年者),男女皆可考。 (具有原住民身份,18歲以上,不限最高年齡)
(一)官職:委任官3職等
(二)月薪:37,375元起。
(一)共同科目(考2科):
1、◎國文(作文60%、公文20%、※測驗20%)
2、※法學知識(包括中華民國憲法30%、原住民族行政及法規40%)與英文30%
(二)專業科目(考4科):
(1)一般行政→(1)※行政法概要 (2)※行政學概要 (3)◎公共管理概要 (4)◎政治學概要
(2)一般民政→(1)※行政法概要 (2)※行政學概要 (3)◎政治學概要 (4)◎地方自治概要
(3)人事行政→(1)※行政法概要 (2)※行政學概要 (3)現行考銓制度概要 (4)心理學(包括諮商與輔導)概要
(4)原住民族行政→(1)※行政法概要 (2)※行政學概要 (3)臺灣原住民族史概要 (4)臺灣原住民族文化概要
(5)法 警→(1)※行政法概要 (2)刑事訴訟法概要 (3)法院組織法 (4)刑法概要
(6)監所管理員→(1)犯罪學概要 (2)監獄學概要 (3)監獄行刑法概要 (4)刑法概要
(7)交通行政→(1)交通行政概要 (2)運輸學概要 (3)運輸經濟學概要 (4)運輸管理學概要
(8)地 政→ (1)土地法規概要(2)土地利用概要(3)民法物權編概要(4)土地登記概要
(9)社會行政→(1)※行政法概要 (2)社會工作概要 (3)社會研究法概要 (4)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概要
(10)勞工行政→(1)※行政法概要 (2)勞資關係概要 (3)就業安全制度概要 (4)勞工行政與原住民工作權保障相關法規(包括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及其施行細則、政府採購法及其施行細則)
(11)保育人員→(1)※行政法概要 (2)社會學概要 (3)親職教育概要 (4)兒童保育概要
(12)家 政→(1)兒童發展與輔導概要 (2)家庭管理概要 (3)生活科學概要 (4)食品衛生與安全概要
(13)教育行政→(1)教育概要 (2)※行政法概要 (3)心理學概要 (4)教育測驗與統計概要
(14)圖書資訊管理→(1)◎圖書館管理概要 (2)技術服務概要 (3)讀者服務概要 (4)電腦與資訊檢索概要
(15)財稅行政→(1)◎稅務法規概要 (2)◎會計學概要 (3)◎財政學概要 (4)◎民法概要
(16)會 計→(1)◎會計學概要 (2)◎政府會計概要 (3)◎成本與管理會計概要 (4)◎審計學概要
(17)經建行政→(1)統計學概要 (2)國際經濟學概要 (3)貨幣銀行學概要(4)※經濟學概要
(18)電子工程→(1)※計算機概要 (2)電子學概要 (3)基本電學 (4)電子儀表概要
(19)機械工程→(1)機械原理概要 (2)機械力學概要 (3)機械製造學概要 (4)機械設計概要
(20)測量製圖→(1)土地法概要(包括地籍測量法規) (2)測量學概要 (3)測量平差法概要 (4)地理資訊系統與製圖學概要
(21)土木工程→(1)工程力學概要 (2)測量學概要 (3)結構學概要與鋼筋混凝土學概要 (4)土木施工學概要
(22)農業行政→(1)農業概要 (2)農業經濟學概要 (3)農業行政概要 (4)農業推廣概要
丙.109、110年「原住民(五等)特考」→「應考須知」與「考情分析」: |
(一)109年度(本屆):定於「109年9月12日」→舉行考試!
(二)110年度(下屆):預定「110年9月」→舉行考試!
(一)109年度(本屆):定於「109年6月2~11日」→受理報名!
(二)110年度(下屆):預定「110年6月」→受理報名!
(三)考試地點:分為「(1)台北、(2)南投、(3)屏東、(4)花蓮、(5)台東」,共「五考區」舉行考試。
不限學歷,男女皆可考。(具有原住民身份,18歲以上,不限最高年齡)
(一)官職:委任官1職等
(二)月薪:30,235元起。
(一)共同科目(考2科):
1、※國文(包括公文格式用語)
2、※原住民族行政及法規大意與英文
(二)專業科目(考2科):
(1)一般行政→(1)※法學大意 (2)※行政學大意
(2)一般民政→(1)※法學大意 (2)※地方自治大意
(3)人事行政→(1)※法學大意 (2)※人事行政大意
(4)原住民族行政→(1)※法學大意 (2)※臺灣原住民族史大意
(5)錄 事→(1)※法學大意 (2)※民事訴訟法大意與刑事訴訟法大意
(6)庭 務 員→(1)※法院組織法大意(包括法庭席位布置規則、法庭旁聽規則、台灣高等法院以下各級法院或分院臨時開庭辦法、法庭錄音辦法、法院便民禮民實施要點) (2)※民事訴訟法大意與刑事訴訟法大意
(7)交通行政→(1)※運輸學大意 (2)※企業管理大意
(8)地 政→(1)※土地法大意 (2)※土地行政大意
(9)社會行政→(1)※社政法規大意 (2)※社會工作大意
(10)教育行政→(1)※教育學大意 (2)※教育法規大意
(11)圖書資訊管理→(1)※圖書館學大意 (2)※中文圖書分類編目大意
(12)會 計→(1)※會計學大意 (2)※會計審計法規大意
(13)經建行政→(1)※法學大意 (2)※經濟學大意
(14)電子工程→(1)※電子學大意 (2)※基本電學大意
(15)機械工程→(1)※機械原理大意 (2)※機械工程製圖大意
1、103年度→原住民(三等)特考→(報名日)原名額33名→再增額39名→共計錄取「 72 名」!
2、103年度→原住民(四等)特考→(報名日)原名額62名→再增額7名→共計錄取「 69 名」!
3、103年度→原住民(五等)特考→(報名日)原名額24名→再增額14名→共計錄取「 38 名」!
1、104年度→原住民(三等)特考→(報名日)原名額61名→再增額21名→共計錄取「 53 名」!
2、104年度→原住民(四等)特考→(報名日)原名額43名→再增額14名→共計錄取「 57 名」!
3、104年度→原住民(五等)特考→(報名日)原名額37名→再增額9名→共計錄取「 46 名」!
1、105年度→原住民(三等)特考→(報名日)原名額59名→再增額20名→共計錄取「 43 名」!
2、105年度→原住民(四等)特考→(報名日)原名額63名→再增額27名→共計錄取「 61 名」!
3、105年度→原住民(五等)特考→(報名日)原名額14名→再增額4名→共計錄取「 19 名」!
1、106年度→原住民(三等)特考→(報名日)原名額74名→再增額30名→共計錄取「 57 名」!
2、106年度→原住民(四等)特考→(報名日)原名額51名+再增額23名→共計錄取「 66 名」!
3、106年度→原住民(五等)特考→(報名日)原名額17名+再增額12名→共計錄取「 29 名」!
→「各類組、各科別」之「需求缺額」,詳情請看「大東海官網」每日發布之「獨家狠準戰報」,就能洞燭先機!